太仓市双凤镇庆丰村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的实践与思考

【发稿时间 :2009-06-22 10:06 阅读次数:

 

    十年前,太仓市双凤镇庆丰村的王洪宝等老同志看到,社会上一部分人的道德失范、某些丑恶现象的沉渣泛起、某些腐朽落后文化的传播,对涉世不深、抗诱惑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很大危害的状况,他们看在眼里,急在心里,他们觉得在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,需要许许多多的知识传播者和心灵启迪者来真诚、无私地帮助他们。特别是在农村,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,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开阔孩子们的视野、增长他们的知识、陶冶他们的情操、磨练他们的品性,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,显得尤为重要。

    主要做法:

    一、加强组织领导。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,王洪宝等七位老同志利用村里两间闲置平房,建起了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,得到了镇村领导的重视,村里确定了一名副书记主抓“五老一小”工作,做到每季度分片碰头活动一次,总结前阶段工作,制订下一阶段工作计划,互通情况,相互了解,使这项工作经常化、规范化。活动室逐组逐户、逐人逐事地宣传落实,达到“深、细、活、实”的效果。为村里的老人和孩子服务,让村里的孩子在不上学的时候也有个接受教育的地方。在他们的带动下,全村426位60岁以上的老人和92位中小学生结成了相互关爱的忘年交,并分成三个片区开展活动。二、加强环境建设。活动室创办后,在上级部门和镇村领导重视下,活动室从平房搬迁到了新楼房里,并先后投入10多万元,对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,精心布置了环境,设置了图书室、活动室、宣传橱窗、公益广告等。专门购置了一批适合老年人活动的运动器材和大型少年活动器材,增添了各类图书,目前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藏书一万多册,每逢双休日,前来看书的家长和孩子络绎不绝,“五老”轮流值班为学生前来读书提供方便,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成了孩子们求知、学习的重要场所。三、开展教育活动。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的老同志们每年假期为中小学生制订活动计划,组织开展社会实践、读书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。一是德育教育,如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、《太仓市市民文明公约》的讲座,组织青少年观看《预防青少年犯罪》专题展览等,他们还自己编写了德育教材,为学生授课。二是形势教育,组织参观村里的温氏养鸡产业,请村书记介绍村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。三是素质教育,在活动室开设了科技、写作、美术、书法等课目,围绕“听、读、看、写、做、评”的要求,开展内容丰富的活动,由村拿出一笔资金用于奖励,激发青少年对读书活动的兴趣。四是体验教育,针对这几年农村的孩子帮家长干农活少的实际,又布置让孩子帮助家长干5件农活的硬性作业,让学生在假期里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,既让孩子们得到锻炼,又亲身体验了父母劳动的辛苦。活动室还定期组织青少年为孤寡户、残疾人及90岁以上老人送温暖做好事。这些贴近中小学生需要、形式多样的活动,受到了家长、学生的欢迎。6年来,活动室共组织假期活动50余次,参加学生近2000人次,使学生们度过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假期。

    三、基本成效

    一是提供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。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的建立,进一步完善了学校、家庭、社区“三位一体”教育网络,为广大农村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假期活动的场所,打造了一个为未成年人服务平台,使未成年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。二是取得了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成效。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开展的活动与学校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,成为孩子们的“假期学校”,家长的“放心学校”,村里的学生没有一人受过学校处分。在全村形成了老人关心青少年,青少年尊重老人的和谐氛围。三是创立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模式。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通过老年人关心未成年人,未成年人尊敬老年人,既使老年人发挥了余热,又为广大未成年人找到了好老师,解决了农村家长的后顾之忧。在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相对匮乏的情况下,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,使老年人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,同时在农村倡导了尊老爱幼的风尚,净化了农村的风气。

    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自创办以来先后获得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,太仓市首届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等荣誉称号,王洪宝也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。几年来,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。目前,双凤镇所辖各村都按照这一模式建立了活动室,太仓市也将“五老一小”活动室这一做法在全市进行推广,使之成为农村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。在全市农村涌现了许多热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“五老”人士,他们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,关爱农村未成年人的成长,为他们营造了一个个良好的课外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阵地。